研究生考研培训

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考研…

原标题:北外考研辅导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学科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一流外语水平和良好的沟通技巧,熟悉对象国投融资环境和金融市场规则的复合型国际化金融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中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自觉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诚实守信、谨慎自律的职业精神和乐于服务的职业态度;通晓跨国金融机构运营管理、金融市场与工具、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能够识别、度量与控制涉外金融机构面对的各种风险,应对国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与复杂的市场环境,能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转移风险、获取利润,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处理跨国金融机构中的跨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 016国际商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25100金融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外国语(204英语二、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303数学三

④ 431金融学综合(货币金融、公司财务)

2.2 考试参考书

1、[美]罗斯等著:《公司理财》原书第1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8月(英文版-原书第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月)。

2、[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英文版-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譬如独峰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2.4 复试分数线

总分:343

单科(=100):48

单科(>100):72

3、经验分享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人工作了一年,以前学的会计,为了想让自己变成复合型人才,所以想跨考金融,另外,高端的金融人才对语言有一定要求,所以北外金融专硕对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本人很喜欢北外这所学校,所以就一心铁定要考北外。

1.英语:

从8月1日到12月1日,基本上就是背单词,期间9月份做了一套2010年的真题,完型和阅读各错了一半,也许是单词没有背完,有些词语不熟悉,所以当我全部背完又开始第二遍后,做真题的分数越来越高,12月初做2015年的真题时,60分的客观题得了50分,到考试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也许是40分的客观题做的不好,我的建议是:

单词一定要背熟,题目不一定要做很多,在单词背熟的基础上做做真题就够了。

2.政治:

政治还看了比较长的时间,主要是想回顾一下近代史,之前做了考研1000题,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做了考研的最后8套和4套卷,自己也按照时间线归纳了知识点,虽然最后考的不理想,但感觉还是收获蛮多,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3.数学:

数学是我比较担心的科目,很长时间没学了,所以基础基本为零,从8月15号到9月1日,我每天8点到自习室,背单词背到9点,然后就开始看高数,每天从9点看到晚上10点,回到家后就把早上背的单词回顾一遍,然后简单洗了就睡觉,在这里我把数学的备考经验以条文的形式写下来,这样更加直观。

数学教材后面的习题没有必要做,很浪费时间,我没做是因为我没有时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同学反映说做了没有效果。

如果想快速学完就直接对着讲义看,另外习题我用的是考研的1800题,基本上做完了,主要是因为当时买了不想换了,其实考研的习题册也许效果更好,当然每个人适合的老师不一样,要迅速调整找到适合的老师来引导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4.专业课:

参考资料: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商学院版)、公司理财(精要版)、金圣才课后习题解答、翔高431复习资料、国际金融资料补充、热点材料专题整理、金融名词整理

我本专业是学习金融的,基础还不错,我是暑假7月初开始的,但是基础薄弱的需要早点开始,4、5月份可以先浏览着参考书目看。我专业课考的还可以,总的来说北外专业课不压分,难度相对不是很大,注重基础,考得很灵活,和时事热点联系紧密,需要自己在后期整理热点时对今年的金融代表事件有一个梳理。在复习专业课前请先看真题,对北外出题风格有一个大体了解,防止复习跑偏,不同学校之间出题风格不一样,要有针对性复习,不然事倍功半。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跟班看看,班推荐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上的独峰,独峰那儿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指导,还有专职的学管老师负责公共课免费答疑,不过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效果肯定会比一个人闭门造车来的好,因为这些学长学姐们亲身经历过考研,并且成功上岸,有初试复试的经验可以交流,关键是可以为你指出复习重点,把握考试的方向。当然还有不少像我这样的考生,经济条件一般,就只能自己默默复习了,也不是不行,不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要牢记,无论采用那种复习方式,真正的关键还是靠自己!

我第一遍边看书边整理笔记,把书上的零散知识点按照名词解释和大题的方式整理起来,笔记不是抄书,需要按照教材的内容构架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流动性偏好理论,你在整理时可以把理论英文名称(北外金融专硕有翻译题)、背景、要点、评价、图表等整理在一起,这样后期复习很省力,我最后直接拿笔记去记忆,复试也直接用的笔记。暑期几乎是一天一个章节,内容多的两天,自己按进度规划好。之后看了公司理财,也是按照之前节奏整理,把书上的典型例题、公式图表整理在笔记上,也把有答案的章节练习题目做了。第一轮专业课由于整理笔记看的很细,大概花了三个月时间。

第二遍看书的时候把自己标注的难点又去理解,把书上的每章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第二轮笔记整理,勾勒出章节的框架,就像房子的架构一样,有些理论性内容,例如各种货币理论作对比式整理,有助于加深自己的理解,需要关注各章节潜在联系与区别。公司理财第二年复习的时候就直接把重要公式、理论单独在每章节结束后做概括,(今年考得MM理论,写的不要太爽)并做第二遍例题,选择性的做一些金圣才的例题。由于第一遍的基础,越往后看专业课会越快,这样把书由厚读薄,尝试在第三遍专业课后看完一章复述主要知识。11月份可以背一背专业课,不要死记硬背,灵活运用,一些专用名词不要出错,注意区分一些概念。这个时候需要自己整理一些热点,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代表性事件,我今年整理打印了了债转股、股市问题(高转送等)、险资举牌、美联储加息、房价泡沫、深港通、人民币汇率等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10020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