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同学,在备考的时候恍恍惚惚不坚定,来问考研君自己本科双非、三非、甚至四非,报考的还是不错的学校,自己心里很没底。
那么报考名校是否会歧视普通院校的同学呢?
其实关于考研歧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的同学哭诉自己被歧视的血泪经历,也有人在证明自己就是那种逆袭的类型。
关于歧视的看法,其实本身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度娘说,歧视即: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歧视问题,取决于个人看法。适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其实要说“歧视”,更多可能是出现在复试中。考研初试,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公平的选拔方式了。努力程度,决定了你获得的分数。如果能够进入复试,就证明了你在专业学习方面的能力。
所以歧视在现阶段不存在,大家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的努力学习,争取把自己的初试成绩和排名往上提。
当然进入复试后,假如你是一个某985高校的导师,面对初试成绩一样,一个本科211的同学和一个普通二本的同学,第一印象你会选择哪个?毫无疑问,一般人都会选择本科211的同学。这算不算歧视?
事实上,不算。
但你能改变吗?
能!
复试就是为了给大家这样一个公平的、不被歧视的录取机会而存在的。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本科学校不够好,就请拿出你的能力来证明。
一、学习成绩
大家都知道好学校的生源好,竞争强。如果你来自一所普通学校,可是你的成绩单如果很普通,那么你的能力表现在哪里?
有的导师可能会觉得,作为学生,如果你连学习都搞不好,自然就无从谈起其他能力了。
二、 考研成绩
既然要跟别人一起竞争,本科出生不够优秀的你,如何让别人刮目相看?毫无疑问,就是你的初试成绩。如果你能遥遥领先,那么自然就获得了一定的优势。
三、 其他能证明你优秀的内容
比如奖学金,比如各种竞赛等。还有,如果你善于活动策划、管理和领导,这也是一种能力。
所以,大家现在的任务就是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让老师看到比你劣势更好的,这样才能保证你不被淘汰。
当然,也有名落孙山的考试抱怨某某大学有地域、本科之类的歧视,虽然会有些许的不公平存在,但是一概否定冠以歧视还是有点夸大。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也希望我们结交的都是有能力、有实力的朋友,大学也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招到好的生源,每年每所好大学也都会有不少高分学生落榜。
原因不在于歧视,在于自己,因为研究生招生是笔试加面试的综合权衡,初试好,但是面试并没有表现出老师想要的科研、学术能力,或者英语复试成绩不及格都会造成落榜。
导师选择学生也是,希望自己带的学生是优秀的,所以也会挑学生。因此,我们只要把自己变的更优秀,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加油!
那么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一、人品
基础项:善良、正直、负责 科研相关项:进取、有一定承受能力、好奇心 加分项:乐于助人、大度、幽默(这个要求有点高)、为他人着想、细心、独立
善良与正直是做人的基础。做事先做人,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知识越多,只怕就越反动了。导师不对研究生的人品负责,人品培养未成年人是父母的责任,成年人是自己的责任。
负责。研究生是成年人,要对自己、对所承担的课题、对周围的人(再放大一点对社会)负责任。做研究不是替老师打工,是为自己培养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获取资源、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的能力。我带过的学生,有的智力平平,但有责任心、肯动脑子肯吃苦,交代一件事情,就能做得稳妥。有的十分聪明,不懂事,东一下西一下,老师追在屁股后面都不行,不知道要对自己的青春负责,对项目负责。毕业之后,2年内已是天壤之别。
进取。是自己进步,不是把别人拉下水。证明自己比他人强,不是他人比自己弱。科学家也是人,科学史上钩心斗角的案例不少,著名如牛顿不能幸免。但人类的进步,个人的进步,靠的是向上,不是相反。
承受能力。科研90%是失败,99%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太纤细的神经不适合。
好奇心。世界很奇妙,科研就是要看看世界为什么这么妙。没有好奇心,请勿入此门。
为他人着想。有时候是大事,这两年年年都有学生跑来找我,在我答应之后跑掉,而且不打招呼。除院士外,系里每个老师都碰到这样学生。有时候只是小事。有学生做完实验从不打扫,有学生搞坏了仪器一声不吭直到他人需要用,这样的学生年年有,有什么法子可以提前判断?
细心。太重要了,尤其对试验科学来说。很多时候,认真决定实验的成败。
二、能力
基础项:生活能力、基本的学习能力 科研相关项: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表达能力
生活能力:导师不是保姆,不负责吃穿住行。上研究生后面跟着老妈的,通常比较不靠谱。
基本学习能力:这对于研究生本来不应该是问题,偏偏变成了问题。考研专业户固不用说,高分低能者也很多。填鸭式教育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很多是活动书架,知识很多,专业名词比我还熟,但说不清“为什么”。更可怕的是,根本想不到要问“为什
么”。记住标准答案与理解“为什么”相比,不是一个档次。
动手能力:水处理是实验科学,会动手、敢动手非常重要。科技越来越发达了,人却越来越笨了。
思考能力:思考,有时候很简单。
三、投缘
可意会不可言传。
夫妻要相互欣赏,师生何尝不是如此?研究生,受导师的影响巨大,一个师门出去的学生,有时候会有很鲜明的烙印。每个导师的风格都不同,有的严、有的宽,有的事无巨细通通打理,有的大撒把。每种风格各有优缺点,无所谓好坏,只看是否合适自己。如果研究生不能接受导师的风格,就会感到痛苦,学习起来也很吃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排除有的导师一心为自己打算根本不管学生的未来发展,对于这种不配做导师的导师,最好的办法是火速离开)。
四、严重加分项
批判和挑战精神
太、太、太重要了!
通常的好孩子们都太听话了,尤其是女生。学生总听导师的,导师又听谁的?
真正做老师的,都会希望学生有独立的思想,钻研的能力和质疑的精神。研究生,尤其是博士,
最低要求是在自己的课题上超过导师,让导师听自己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