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研辅导

创历年新高!2023考研,共计9195名考生在武汉大学参加考试!

??日前(12月24日至26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举行,经过学校周密部署,各部门密切协作,武汉大学考点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考试过程安全平稳有序。今年,武大考点在3个校区11栋教学楼共设置271个标准化考场(含53个特殊考场)、45个应急备用考场,完成了9000余名考生的考务组织工作。

积极应对,组考过程攻坚克难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我校承办的最大规模的全国性教育考试之一。今年,受疫情形势叠加影响,组考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是一场对学校和考生的双重大考。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考试组织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校领导多次专题研究考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教育部和湖北省的相关会议精神,合全校之力保障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学校设专门的防疫副主考、成立疫情防控办;完善部际协调机制,先后多次召开部际协调会,明确职责分工。

研究生院作为考务组织的职能部门,做到“响应快、行动快”,及时调整,应对疫情形势变化。今年武大考点的考生人数创历年新高,共计9195名考生在武汉大学参加考试,考试人数位全省各考点第三位,有限的考位资源进一步紧缺,并且疫情形势变化使组考工作愈发复杂。进入12月以来,考生感染数量快速增加,如何确保大量阳性考生“应考尽考”以及最大程度避免考生交叉感染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研究生院在全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克服人手紧缺、时间紧急等困难,通宵运转落实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妥善处理借考工作,全面开展考生摸排,反复研究组考方案,持续优化考场设置,充分做好考生服务保障。

研考的考务组织工作是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中最复杂的,我

校必须按时、无差错地将138门自命题试卷寄送给645个报考点,且12月在自命题试卷寄送工作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因疫情形势变化、跨省借考政策等,考点必须在短时间内重新进行试卷整理、分装、调配,这都为组考工作增加了难度。考场安排是受到影响最大的环节,往年,考生考位固定后一般不做调整,但今年因考生状态随时会发生变化,考点两次在短时间内重排考场、两次重新组卷,并且为了确保试卷调配快速、准确,制定了详细的处置预案,保证健康状态发生变化的考生能够顺利进行考试。

开考前一天,副校长宋保亮带领考务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单位成员一行,先后到教五楼、信息学部1号楼等检查考务准备情况,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各项考务准备工作均提前到位,物资与人员配置充足。24日开考当天,校党委书记韩进、副校长宋保亮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考场进行了检查,并重点检查了特殊考场的考试情况。

校领导检查考场情况,察看电子监考系统

冲锋在前,大考现场多方保障

12月24日清晨,1300余名考务人员和保障人员便投入紧张的备考工作。负责运送试卷的工作人员6点50分前便到达工作岗位,确保试卷及时运送至各考场办;各考场办7点开始布置验证通道、调试设备,确保在7点20分前布置到位;监考老师7点15分准时到岗,考场办及时对临时出现健康状况的监考人员进行调整,确保每个考场监考人员配置充足。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研究生院制定了详细的预案,经过开考前一天的强化培训和充分提前准备,各教学楼验证通道组织有序,考生入场有条不紊,所有考场顺利开考,考试全过程平稳有序。

运送试卷车辆天没亮便准时到位

各考场考生排队有序入场

工作人员为普通考场考生进行验证

两个月来,学校共计投入超过2000名工作人员为护航研考接力服务。党政办、保密办、纪委监察办、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本科生院、保卫部、后勤保障部、校医院、信息中心、后勤服务集团等部门高度协同,从综合协调、监督执纪、保密、医疗人员和防疫物资调配、标准化考场管理和通风消毒、教学楼水电保障、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运维、考务人员和考生用餐、校内考生服务、宣传、经费、人员组织等全过程通力合作,共同实现了组考工作目标。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克服困难,选聘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考务人员、志愿者超过1300人,研究生院组织多场各类工作人员的考务培训和现场演练,确保做到培训全覆盖。

疫情影响的不止是考生,开考已经进入倒计时,一方面,组考工作变化需要更多人力;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考务工作人员纷纷“倒下”。为了实现研考目标,学校进行了紧急动员。教授博导、部门领导、党员突击队……纷纷站出来,有的紧急加入备考工作,有的走进考场担任监考员,哪里需要哪里补位,众志成城,撑起了“平安研考”。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考务工作人员培训会

一类一策,考生服务彰显温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10020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