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研辅导

2022年考研人数暴增至462万,考研热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根据教育部、人社部11月19日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相关透露,今年考研已报名人数达到462万,比去年上涨85万!为历史最高。20

22,又是一个考研最难的年。对于考研人来说,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也即将打响。

距离22年考研正式开考也就只剩1个月的时间了,然而近日媒体报道,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为462万人,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85万人,增长率为23%,再创历史新高。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时,内心是崩溃的,考研已经很难了,如今这条赛道怎么就“卷”起来了呢?在考研火热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无奈的现实?

人数创新高

近年来,全国考研人数持续增长。根据最近5年的数据,从2017年首破200万大关起,考研报名人数连年攀升,到2021年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考研上岸难

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2018-2020年间,研究生整体的报录比集中在3:1到4:1之间,也就是平均3、4个考生就有一个能成功上岸,这样看起来好像研究生并没有多难考。那为何说考研上岸很难,别说一次上岸,不少人“二战”“三战”都没考上?

事实上,“上岸难”更多取决于考生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如前所述,名校动辄几万人报名,可真正被这些学校录取的人却是寥寥。要是碰上热门专业,几百人竞争几个录取名额也是常有的事,绝大部分人成为陪跑者。

考研队伍近几年的一个显著变化是,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迅速。而这一现象无论是在“双一流”高校,还是“双非”高校,都无比明显。

以“双一流”高校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2291人,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为15410人,占比63%。

考生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部分原因是这部分往届生对目前的职业状况不满意,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我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回报。而如今专硕大面积扩招、研究生教育方向更倾向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偏好,也利好往届生考研、符合往届生的读研预期。但另一方面,往届生报考人数的迅速增长加剧了考研热度和考研难度。

此外,疫情影响之下,一些原本准备留学的同学也被迫放弃留学计划,加入考研大军。在南京大学2020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有70.94%的同学表示疫情会影响其出国留学的意愿。

截图自南京大学2020年就业质量报告

对于2022年,还有一个新的群体加入考研大军。随着7月“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培行业发生了重大改变,众多机构纷纷关停,很多教师离岗待业。无论是换行业还是进入学校当“正式”老师,在这个档口考个研缓冲一下都不失为良策。

此前曾有机构针对考生的考研动机进行过调查,排名前三的考研动机是: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

可以明显看出,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是导致研究生报名人数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考研、读研的初衷,早已不再是单纯想做学术、搞科研,而是提升学历、更好就业。考研热背后折射出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疫情持续,就业形势更为不乐观。

不仅仅是就业,还有一系列安身立命的问题也跟学历直接挂钩,比如人才补贴、大城市落户等。

12月2日,太原市公布了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补助政策。算下来,博士、硕士、本科生去太原工作5年,可分别享受53万元、31万元、17万元补贴。不同学历,差异显著。

截图自太原市人民政府

落户,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落户,也都明显倾向于研究生。

2021年7月16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引进高中毕业生管理办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对《办法》进行解读时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本科及以上(7所世界前200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走计划单列渠道,符合一定条件可办理落户。

一线城市落户难如登天,而有硕士学历在手,最好是名牌大学硕士学历,一线城市就会为你敞开大门。如此种种的高学历“溢价”,对于有志于在大城市落户、谋求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考研实在太“划算”了!

根据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在高等教育这个盘子里,文化资本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历文凭。毕业生努力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他们希望在社会发展中将这一文化资本快速交换成等价值的职业、收入和地位,也就是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

而如今,在劳动力市场,求职者的学历资本普遍得到提高,且拥有高学历文凭的从业者数量超过市场实际需求。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历通胀。此时,受教育者期望通过获得更高的文凭学历(文化资本)来兑换一份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含量更高的职业,这就导致了考研潮。

其中,“双一流”高校拥有着更高质量的文化凭证,所以更多学生试图报考“双一流”高校来扩大其持有的文化资本。而在保研率攀升的背景之下,双一流高校留给考研人有限的名额便成了争抢的香饽饽。

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如今考研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不论是985大学毕业生还是普通本科生,都会选择考研深造,这是必不可免的,我们在看到研人数屡创新高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只要认真备考,坚持到底,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比别人大很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10020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