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培训

速看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经验贴来啦!

2. 一般的话都会要求双机位,我们当时是学校的面试平台加腾讯会议,电脑和手机两个设备就可以,记得提前准备第二机位设备固定用的支架或者其他工具设备。

3. 如果是线上复试,在正式考试前都会进行设备的测试,不用太过紧张,确保设备测试时候的环境和正式考试时一样,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就可以。

4. 复试前一定要反复确认考试环境符合要求,不要出现文字资料和各种杂物,证件等准备齐全。

复试英语环节tips

@BNU热心科研小白:

一般来说复试都会有英语相关的环节,有些专业是英文自我介绍这类,也会有和专业知识相关的。大家在准备的时候可以先了解一下自己专业的复试英语大概是什么状况,做一些针对性的准备。

专业英语词汇方面可以抽时间看一些专业方向的英文文献,多多注意一些专业的专有名词。

口语方面每天可以进行一些朗读和听力的练习,保证自己在阅读和说的时候不要过于陌生!但也不要过于担忧英语环节,专业课知识才是最要紧的!

综合经验tips

@哲学系冲浪小沈:

因为我是纯文科专业,复试的话相比较于笔试老师们可能更注重你的研究经历、阅读量等在初试试卷上不太能完全展现出来的方面。

首先是阅读量,我们专业比较重视著作原典的阅读,所以复试中会问到你阅读过的一本专业相关著作,大概阐释大意和你的一些看法,如果专业有这种要求的同学们在复试准备的时候可以多多侧重这方面,有2-3本比较熟悉的著作可以供你发挥。

其次是专业知识题,阅读完题目后不要第一时间就开始回答,老师们也会给你思考时间,一定要组织好语言再作答,避免回答时逻辑混乱,语言组织要条理清晰,最好有层次,多一些逻辑衔接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你自己的思路整理,也利于老师们接收你的回答。

最后研究经历类,我在复试的时候被问到了关于之后研究方向规划的问题,作答的时候以真诚为第一要义,千万避免一些假大空的套话,多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真的没有规划好也可以如实说,认真回答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和话题就OK。

@农家小炒肉:

首先就是面试开始的中英文自我介绍环节,一般是3分钟左右,内容要包括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报考意向,切记不可以面面俱到,要把自己最希望展现给老师的一面表达出来,英文面试有口音很正常,只要我们表达时候自信稳重不卡壳就会在老师眼里留下好印象;接下来便是老师提问环节,不要紧张!从容回答老师即将提出的三到五个问题,遇到不会的也不可以硬撑,态度良好主动承认即可,实验相关的提问环节,要清晰有逻辑地向老师讲述自己经历过的实验流程以及结果,绝不可以有造假心理!!!

总之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冷静真诚,认真地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道问题,一定可以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顺利上岸的!

@煜煜:

1.翻译练习不能放下。翻译专业的同学可能准备复试的过程中会把重心放在提高自己的口语上,但是老师们在复试过程中也会问到翻译问题,建议大家持续关注热词和文化负载语句的翻译。

2.适当关注翻译理论。学习理论但不要死扣理论,做到每个理论或者术语能够自己用英语解释清晰,并给出1-2个示例佐证就好。

3.保持良好的心态。复试过程中很可能遇到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新理论,这种情况不要慌,看看能不能和自己准备过的内容结合起来,如果一点储备都没有的话,可以直接告诉老师自己不懂也不敢妄加揣测,请老师换个问题提问就好啦。

@近川:

面试成绩的好坏与考生的知识积累、临场发挥能力和信息收集这三个因素关系密切。可以说这三个因素决定了考生能否顺利拿下这局长达一年的竞技比赛的“赛末点”,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1.知识量积累。考研笔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考生能减少对知识性内容的巩固和丰富。在面试时,考生在一定的时间里能够调动多少知识语料,调动知识语料的质量如何(也就是知识量的的范围面、专业性)是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面试中取得相对优势的关键。

2.临场发挥能力。知识储备让考生在面试中有话可说、言之有物。镇定、流利、逻辑清晰的表达则决定考生能否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完整清楚展示给考官,让考官“理解”。能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天赋型选手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只是普通人,设置拟真环境更多的练习,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用丰富的知识积累,给予自己底气和信心;不妄自菲薄,能够坦然面对、平稳发挥,这已经是面试环节中意料之外的好的情况了。

3.信息收集。丰富有效的信息收集让面试事半功倍,减少白费时间的无用功。充分发挥自己的朋辈资源,利用论坛、微博、熟人介绍、师长学长,了解过往面试的流程、内容、考点分布和考点倾向,有针对性的补足弱项,专项训练,最高效的复习。

“人生海海 我祝你有帆有岸”

在这个春天

在未来更加璀璨的季节

期待与你

与真诚的 勇敢的 刻苦努力着的你

相见于那高大的木铎之下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1002043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