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准备考研,但是在学习时总是不由自主的想以前、未来、或者很多不切实际的事,导致学习效率很低,我做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别的声音很敏感,而很难排除外界的干扰。我每次开始做一件事情时脑子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要么是回忆以前发生的事,要么盲目的想将来的事,总之想的都是些没用的事,不利的事。我知道想的都是多余的却难静下来,试了很多法子都不管用。
研究生考试也进入准备的关键阶段,但是,因为疫病的原因,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童鞋,大部分还没有回学校,所以只能一个人在家里学习。
从客厅传来的电视声音,爸爸妈妈的震颤声,偶尔隔壁房间装饰的声音…总是扰乱一天的学习计划,陷入想学习却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的焦虑之中。
在家里怎么养成好好复习的习惯呢?怎么处理自己?不想学习,又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的焦虑心情,我看了这篇报道之后再发送,请找到答案。
01
为什么焦虑总是围绕着我?
首先必须明确焦虑的正常性和普遍性,我们下定决心上了研究生院这条路后,焦虑情绪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担心自己的进度赶不上,担心自己还有很多书,很多论文没有看。
这些情绪都是正常普遍的,是每个考研究生的人必经的心路过程,忍受过这些辗转不眠的时间,才可以得到那张准研究生的入门券。
在明确这些坏感情的正常性和普遍性的时候,也许这和好坏没有关系,但是我们怎么看问题来处理,明确自己的焦虑不是案例,而是大家面临的普遍问题,我们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焦虑变成行动。
如果不只是因为着急而行动的话,很可能会陷入不好的感情泥沼,所以我觉得不管怎么爬都爬不起来,只有行动起来,集中在其中,才能在充实的感觉中暂时忘记焦虑。
02。
在家怎么学习?
现在有普通的问题,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有回学校,在家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制定稳定的学习惯例很难。
这是我们家一个人的舒适区,学习不是让自己舒适的状态,学习是需要和周围的人干涉的环境和自己思考的惰性斗争的状态,如果这两种状态混杂在一起的话,无法解开明确的界线时,很难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
一个好方法是在家里开一个明确的派对,比如书房是我们的学习区,这个区域不应该有娱乐设施,进入这个区域的话必须要注意自己,卧室是我们的休息处,累了的时候可以在卧室里放松一下,阳台是我们的背书区,在阳台上应该发出声音大声背诵。
我们根据地域调整自己的状态习惯了的话,就能知道自己在哪个地区做什么。
其次在家里缺少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和监督,往往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在图书馆大家都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力,这个时候,我们使用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延长照片,形成第三个视角来记录和监视自己的学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学习者。
自己休息的时候回顾一下,虽然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不能控制自己手机的人。
03
不想学习的时候怎么办?
大学院考试的战线很长,特别是今年因为疫病,2020年的二次考试延期到了5月,在这个准备期间,有学习累了的瞬间,我知道有时候应该学习,但是因为时间不多,所以不想准备,最后,即使把手机扔得很远,发呆也不想学习,不想学习这些的时候怎么办?
1.合理配置自己的注意力
在准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整理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整理自己的笔记、框架和论文,整理自己看到的公众号和热点,整理的时候不需要太高的集中度。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不太高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必勉强自己看书、背诵书、理解论文,整理自己读过的书和论文,整理的时候让自己轻松,又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负担。
2.请经常注意并回想自己想达成的目标。
有一次,我们不想学习是因为对那个目标的渴望程度还不够,大学院考试的成功目标过于抽象化,在准备的过程中,容易忘记从学习的无聊开始决定这个目标的毅力和热情,比如说,在自己准备初试的过程中,不管最后成功还是失败,一定要进入复试,进入复试后有机会和老师交流,能向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多么的帅气啊。
进入复试后,我想再拿到自己喜欢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不考虑每天最后的结果,想要激发自己动力和画面感的场景中,将有影响力的场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习的疲劳。
3.改变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有一次,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我觉得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也许必须要改变学习环境,随着疫病好转,一些线下的自习室和图书馆也陆续开始营业,我们可以在这些环境中寻找学习状态,虽然建立稳定的学习惯例也很难,但都会属于行动。
最后我想说的是,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准备2021年考研究生的你们也不平凡,也许你觉得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应该有很多应该做的地方。
我是小爱,专心指导研究生考试,希望能分享更多的新传最前线的热点和干菜,你可以关心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好啦,听小编说了这么多,相信你也累了,我们今天先聊到这里吧,愿你有个美好的一天,么么哒。我是你的小编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