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于上周结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今年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比去年增加了24万名考生,增加13.56%。
数据显示,今年北上广的报考人数均大幅提高。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免考生),比今年增加18.9%。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的考生均超过万人。上海的考生人数为5.2万人,较2016年增加了18.2%。广东全省报考总人数为85307人,比上年增加了2.3万人,增长了38.5%。这也是继2014年“考研热”持续退烧以来,首次出现反弹。
本科就业“压力山大”
希望找工作的起点高一点,这是一大部分考生的共同愿望。随着高校扩招研究生越来越多,本科生找工作的压力变得很大。虽说国家严厉禁止在招聘公告中写出985或211的硬性门槛要求,但是现实中它还是隐形的存在着。同时,现在很多的招聘信息都明确写出,即使是实习研究生的工资也比本科生多。因此对于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考上研究生是增加自己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新浪教育的在线调查中,超过七成的投票者认为,今年考研人数暴涨主要是由就业形势所导致的。
而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
而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却占到31%。
考研是人
生规划的重要环节
“全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是一个稳步渐增的发展态势,不少毕业生眼中的‘好去处’,如薪资很高的BAT企业、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被认为前途很好的国家机关对学历仍旧是十分看重的,它们中的许多单位甚至把‘硕士’做为基本门槛。”洪文院长说。他表示这个趋势将成为常态,而这一点则决定了考研在短期内不会降温。